svdu

写给五四,写给自己

……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

—— 选自 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一》作者:鲁迅

每每到了五四青年节的时候,在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鲁迅先生的这段话,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还是个人账号,仿佛这句话就是为了这个节日而生一般,但我想大概很少有人真正的会去看一看这一篇节选的段落的出处,它的原文讲的是什么,上下文是什么,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。

我今年就抱着求真的心态(当然也有一定好奇的成分),去看了看原文,这篇随笔虽然不长,但贴在文章里面还是有一定篇幅,我也就不粘贴了,网上应该也能搜到。

如果没有前面一部分鲁迅先生所批判的社会,那么光看这一段在网络上的节选,似乎充满了“正能量”,其意义是在叫青年人们积极向上,不要理会那些“负能量”,而后“成就人生”。相反,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反而是批判现今社会的依旧存在的一种陋习——“你不可以与社会有所不同”,鼓励青年做进步的自我而非沉沦于旧规。

凡中国人说一句话,做一件事,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,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,才有立足的处所;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。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,不许说话;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,为天地所不容。这一种人,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,连累邻居;现在却不过是几封匿名信罢了。但意志略略薄弱的人便不免因此萎缩,不知不觉的也入了“数麻石片”党。

—— 选自 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一》作者:鲁迅

那些自暴自弃者,便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,不愿接受“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的事情”的自暴自弃者;那些因为自己的亲人朋友做了“与千年来的习惯所不同”的事情,做了不随社会主流的事情,而“劝阻”亲人朋友的自暴自弃者。

我极为讨厌有人在我面前提“负能量”一词,因为在我看来,这些人与自暴自弃者无二样,不过是在用一个名词来逃避事实。而“正能量”也是同理,这两个词本就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正负概念,更多的是一种如同美丑好坏一样的主观意向词。更何况,当有人散发“负能量”时,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他为什么会变成如此,而不是排斥与拒绝。

我在许多社交平台上都关注了一些与我意见相左的人(甚至还有支持地主的资本主义者),多少次我都想取消关注,在我烦心之时看着扎眼。但我最后并没有那么做,因为我知道他们的观点是在反映社会的一部分,同时,也有助于对于自身的一些想法的改进。

许多年轻人,在步入社会后,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后,便为了生活(金钱)所奔波,没有时间来进步自己的思想。我自然不会认为他们是堕落的,因为这是环境所迫,但当如此的青年有一日对自己的同龄人,对自己的后辈说“这个社会本就如此”,我便会将他们作为批判的对象。

对于这种批判,尽管我不会去批判长辈(理由太多),也依旧会有许多人认为我是一个背信弃义而大逆不道之人(姑且认为这个道是人之常情)。但就我个人而言,我认为对于年轻人如此作为的批判,反而是我理解他们所做的。

我也是社会生物,我依旧会有亲情,我会以我自己的方式珍惜它;我或许也会憧憬爱情,但这前提是不会让我陷于堕落,而所爱之人也不是堕落的;我也会有欲望,前提它是有意义的。但这不意味着我就要被这些所屈服,不会为了亲情放弃自己的想法,不会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事业,不会为了欲望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。

但凡有任何一点自己松动了,便会落入那自暴自弃者之流,将这种思想不断地传承,那么这个社会只会更加糟糕。我不怎么喜欢小孩,尽管我也是从那个不怎么令人喜欢的年龄成长起来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希望小孩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,所以我更不能成为那样的人。

所以我自去年起便就决定抛弃之后的那些所迫(主要是时间和金钱方面的压力),让自己的思想保持进步,并且尽可能去改造世界。这种想法在自己的亲人朋友看来,或许充满了天真,或与社会的主流所违背,或与千年来的习俗所不同,或许会得罪许多人;但我不得不做,社会没我依旧运作,也依旧有进步的力量,但为何我又不能成其中一个呢?丧失希望与目的之可怕,不亚于死亡。

此后如竟没有炬火:我便是唯一的光。 —— 选自 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一》作者:鲁迅

中国的青年,乃至于未来的青年,都不要害怕,有所不满就用行动去改变它,若力所不及也要声援那些行动的人。那些“保守”的人,虽是多数,但终究会变成少数。保持进步的思想,那么中国必然会越来越好;但若自甘堕落,那么回到过去那个腐朽衰败的年代,不过是时间的问题。

算是个后记

本来打算在五四写一篇《读矛盾论》谈谈自己对于矛盾论的理解也是一篇简述矛盾论主旨的文章,或者发表自己读《矛盾论》时的笔记的。但出于时间管理能力太差的缘故,并没有做成。

另一方面我也在想,我也许应该稍微少谈这些东西,而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,以及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。因此这个计划大概会推后,也许明年的时候再做,也许哪天就做了。

不是特别愿意写长文章,因为一篇没有任何数据和论文、著作支撑的文章,长度越长废话越多。但是一不小心就写多了。于是说不定这篇文章发布在我的博客以后,我自己都不会去看第二次,尽管标题里面有写给我自己。

当然,一些坚毅的决定也不需要通过文字来警醒自己。但若有朝一日我变了,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可以拿着这篇文章来往我脸上吐口水。